carbon center
  • English
  • 首页
  • 团队成员
    教师
    博士后
    科研助理
    博士生
    硕士生
    已毕业
  • 研究方向
    金属富勒烯化学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能量储存转换材料与器件
  • 研究成果
    论文
    专著
    专利
  • 实验资源
    国际会议
    表征设备
    制备设备
    分离设备
    其他设备
  • 人才招聘
新闻

新闻

新闻

2023-10-13:“杰出学者讲坛”学术报告-耿延候

讲座题目:共轭高分子合成方法

讲座时间:2023年10月13日10:00-11:30

讲座地点:先进制造大楼西楼C306

报告人:耿延候

2023年10月13日上午,受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高垚教授邀请,天津大学耿延候教授在先进制造大楼西楼C306会议室做客第526期“杰出学者论坛”系列讲座。其讲座题目为“共轭高分子合成方法”。材料学院李箐教授、鲍立飘教授、张盼盼研究员、刘友文副教授和集成电路学院王成亮教授以及山东大学董人豪教授参加了本次座谈。本次讲坛由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高垚教授主持。

首先,高垚教授对耿延候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隆重介绍了耿延候教授的基本经历与学术贡献,同时为其授牌。

耿延候教授强调了合成方法研究是化学研究的核心,能够为深入理解共轭聚合物的基本性质、建立构效关系提供材料基础,也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材料的基础。围绕共轭高分子合成方法,耿延候教授着重介绍了自己回国20年来,在单分散共轭聚合物的合成策略、共轭聚合物的可控合成以及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直接芳基化缩聚合成三方面开展的合成方法研究。过程中,耿延候教授还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多年来在学生培养方面的心得与体会,激励青年教师思考如何将因材施教与自身感兴趣的科研工作更好地结合。基于此理念,耿延候教授介绍了近年来通过发展多卤代噻吩衍生物高活性C-H单体,将聚合方法研究与高迁移率材料设计结合起来的工作,开发了系列高迁移率n型和双极型聚合物半导体材料。

报告现场气氛活跃,晶态材料与微纳器件中心师生就报告内容与耿延候老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耿延候老师目前任天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同时是天津大学理学院和分子聚集态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BR(200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5)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获得者,2016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99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应用化学系,1996年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获博士学位。1998-2003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学、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洪堡”奖学金获得者)和美国罗彻斯特大学从事访问研究。2003-2015年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随后加入天津大学,研究兴趣包括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及其应用、新型芳香稠环化合物及其共轭聚合物以及共轭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申请和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

分享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3-10-30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篇:2023-10-15:“杰出学者讲坛”学术报告-耿建新    下一篇:9月生日会:祝各位老师、同学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