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bon center
  • English
  • 首页
  • 团队成员
    教师
    博士后
    科研助理
    博士生
    硕士生
    已毕业
  • 研究方向
    金属富勒烯化学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能量储存转换材料与器件
  • 研究成果
    论文
    专著
    专利
  • 实验资源
    国际会议
    表征设备
    制备设备
    分离设备
    其他设备
  • 人才招聘
研究进展

研究进展

研究进展

2024-11-02:张晋维在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发表论文

Synthesis methodologies of conductive 2D conjugat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Jinwei Zhang, Lipiao Bao*, Xing Lu*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https://doi.org/10.1016/j.cjsc.2024.100459

中文摘要:

金属有机框架(MOFs)由无机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共价键组装而成,由于其可定制的电子特性和明确的拓扑结构,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好奇和深入研究。然而,大多数 MOFs本身是介电性或绝缘性材料,且为三维块状或粉末状晶体,因此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技术不兼容。近年来,由平面共轭有机连接体与金属离子组装的二维共轭 MOFs(2D-c-MOFs)的研究发展迅速。该类材料中的金属离子与配体间具有长程的电子离域作用,因此表现出较高的平面内π共轭和较弱的平面外范德华相互作用。因此,2D-c-MOFs的带隙可在半导体到导体之间灵活调控,其孔隙率可在微孔到大孔之间调控,以及可加工成具有可控厚度和面积的导电二维薄膜。与传统的二维金属氧化物、金属硫族化合物和结晶聚合物材料相比,2D-c-MOFs在(光)电子学中具有迷人的应用潜力。为了改善(光)电子器件中的界面电荷传输并精确调节2D-c-MOFs的电荷提取和能带排列,开发2D-c-MOFs 的高效合成方法至关重要。本文简要概括了2D-c-MOF薄膜的剥离与加工成型的方法并针对2024年山东大学董人豪教授团队在液态金属镓上通过CVD方法生长超平滑2D-c-MOF薄膜的工作进行评述。

 

分享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4-11-13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篇:2024-11-27:李俊柯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发表论文    下一篇:2024-09-24:郭昆在Chem. Soc. Rev.发表论文